5月3日,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為重慶渝建物流有限公司建造的國內(nèi)首艘綠色智能標準三峽“130型”散貨運輸示范船“理航渝建1號” 順利下水。
該示范船由武漢理工大學船舶郵輪中心、武漢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合研發(fā),去年6月15日在枝江市開工建造。采用油氣電混合動力,在重點水域可采用全電力推進,具有節(jié)能、環(huán)保、經(jīng)濟、高效等四大特點,是交通運輸部主推長江干線標準化船型。
130型散貨船是指船長約130米的散貨船。三峽大壩永久性船閘有效尺寸為:280米長×34米寬。使用130型散貨船,一個閘次正好可通過4艘該型船舶。據(jù)介紹,由于散貨船尺寸不統(tǒng)一,當前三峽船閘一個閘次可通過2艘到3艘散貨船,平均過閘噸位1.26萬噸,船閘利用率不到70%。如果改用130型散貨船,平均過閘噸位可達2.4萬噸,提升超過90%,船閘利用率提高至97%。
“混動130型散貨船,平時采用柴油、液化天然氣混合推進,在航行至三峽船閘等關(guān)鍵水域時,可采用全電力推進,實現(xiàn)零排放。”武漢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總經(jīng)理彭忠洲稱,采用混合動力使該船的能耗相比柴油動力船舶下降超過30%。
未來,武漢理航智能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將與重慶渝建物流有限公司深化合作,以示范船為基礎(chǔ),繼續(xù)打造一批綠色智能標準三峽“130型”散貨運輸船。(全媒記者 陳珺)
圖/文來源中國水運網(wǎng)
聲明:此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與我們?nèi)〉寐?lián)系,我們將及時進行刪除處理。